你的購物車目前是空的!
如何系統化地思考自己的職涯經營方式
/

五年後的你,想要的是什麼狀態?
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,職涯充滿了不同的路線和選擇。在這篇文章中,要來教大家如何系統化地思考自己的職涯經營方式。
在思考為什麼要工作之前,先來想一下這個問題:
五年後,你希望到達什麼樣的生活/狀態?
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。我們通常會被問到想要什麼樣的生活,想要什麼樣的工作,但是沒人問你狀態如何?
「生活」與「狀態」其實互為表裡。「生活」代表了外在的環境,更準確地說,是一種生活情境。「狀態」則是內在的感受。我們常常太過注重外在的追求,希望透過這樣的問題,能讓你更多地探尋內在的需求與聲音。
如果你現在 25 歲,5 年後就是 30 歲,你希望 30 歲的自己是什麼樣子?希望自己每天都很開心?忙得很充實?還是每天和另外一半甜甜蜜蜜?
從內在需求出發
以我為例,以前在唸書的時候,雖然有打工和兼助理,但是一個月也只有一萬塊左右的薪水,扣掉房租後也沒剩什麼錢。那時候對我來說,5 年後的目標很單純,就是肚子餓走進便利商店想買什麼就買什麼,不用再小心盤算這個月還有多少預算。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對於收入的追求,但其實是一種「不為三餐煩惱」的狀態。
工作了一兩年後,我還清了學貸,也達到了這個目標。這時,我開始思考下一個五年後的目標。當時在第一份工作磨練了兩年,我想找一個可以充分發揮所長的地方。因此,我的目標是「能夠充分發揮所長」的狀態。
如果你能把內在的狀態、與外在生活的細節描繪的越清晰,就越知道要怎麼達到它。
描繪具體的細節
如果你能將內在的狀態和外在生活的細節描繪得越清晰,就越知道要如何達到它。
例如:
- 五年後,能在一家外商企業上班,每天跟外國人開會討論事情,處理全球性的專案,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自己的產品。同時下班後可以先去健身房運動一下,週末晚上約朋友喝個小酒。
這是一種「工作 — 生活平衡的狀態。」
- 五年後,能在工作上衝刺,全心投入在自己的事業上。和合夥人跟一小群團隊,一起設計產品、推廣、得到用戶肯定。可能得沒日沒夜工作、但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和團隊責任,也只能持續拼了。
這是一種「燃燒自我的狀態。」
釐清內心的渴望
這兩種追求沒有孰優孰劣,端看你內心的渴望。然而,了解自己並不容易,我們常會受到周遭雜音的干擾,例如社會價值觀或父母朋友的意見。
以下是一個簡單的攻略,可以幫助你思考:
透過「為什麼要這樣?」和「需要先怎樣?」,探尋自我價值觀。
- 直覺想一個未來五年要達成的生活狀態,例如「婚姻生活和諧。」
- 將這個狀態作為基準點,問一個「為什麼想要變成這樣?」
- 這時候你可能會說:「婚姻生活和諧,才不會每天吵吵鬧鬧」,或是「婚姻和諧生活才能圓滿」、「大家都結婚了,自己不結婚很奇怪」等等答案。
- 以同一狀態作為基準點,再問一個「如果要變成這樣,需要先做到什麼?」
- 你可能就會說「至少要先有個女朋友」、「要有感動的婚禮」、「可能要大一點的房子」
透過這樣的方式,每個問題一個串一個,就能描繪出職涯藍圖。
作業:行動比思考更重要
沒有人比你更清楚你自己,沒有人可以幫你決定你的目標、願景。這件事情,是職涯經營過程裡最困難,也是你最責無旁貸、一定要做的事情。
行動清單
- 寫下一個五年後想要達到的生活或狀態
- 試著寫出三種達到這個生活或狀態的方法
職涯規劃是一項終身的事業。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內容,能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,找到自己的職涯目標。五年後的理想生活狀態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,通過明確目標並採取適當的行動,你可以逐步實現自己的夢想生活。
最新活動
-
特價商品軟體工程師跨國遠端攻略-從履歷到面試一步到位!$239.00 – $639.00
在〈如何系統化地思考自己的職涯經營方式〉中有 1 則留言
[…] 如何系統化地思考自己的職涯經營方式 […]
發佈留言